中秋假期,剛從北京回來,整理行李,忙著送禮、祭拜加上趕回苗栗公婆家與
小叔、小姑全家團圓,順路只能回中壢娘家送個禮給大哥,父親去世的早,人
家說長兄如父、長嫂如母....母親因父親去世後20幾年來長期住陽明山別墅陪
伴有錢的姑婆家,給她作伴、作飯,還有著不比我先生在上市上櫃公司當主管
的薪水低,但俗話說"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好"父母親從小在困苦的環境
長大,印像中我的成長過程是在父母親常為了錢爭吵及害怕中渡過,沒有積極
、樂觀、開朗、正向的父母親,如何教養出幸福、快樂、正向的孩子,更別談
所謂的幽默或親子共學了....一路在家庭經營及親子教養的跌跌撞撞,如何在
生氣中看見自己的樣子,爭吵中聽見對方的需求,憤怒、抓狂之後仍保有幽默
...甚或將哭笑不得的親子共學視為親子間的一大樂趣....夫妻、親子、婆媳、
手足、朋友、同事...,在層層關係中,人生,不是來尋歡的嗎?人生苦短,
難道是來自找苦吃?尤其長大成人、經濟獨立、成人立業之後,也許我們真的
不能選擇我們的父母,但我們絕對有能力及必要在自己成為"父母"之後,當一
個正向、幸福、快樂、樂觀、積極、幽默的父母....
信箱裡傳來一封友人說可以讓人開心一整天的笑話
而我將之視為最幽默的親子共學了
孩子上國中住校
也常常假日回來也會和我分享他們"國文大師"的笑話
如何在教和學之中親子共學與共享
先放下是非對錯
又能夠有親身的體驗教學
經驗是在一連串的實驗、體驗、體悟與嘗試之後所累積而成的寶貴過程與結果
帶著我們的孩子不斷的體驗和經驗人生吧....
別忘了親子共學、共享、共好、共樂和共憶...
幽默的在五共中成長,親子關係怎會有代溝呢??...
「爸,【生氣】[憤怒】、
【抓狂】以及
【哭笑不得】有什麼不同?」
便撥了電話過去,電話接通爸爸按擴音鍵讓小新聽清楚
接下來,讓你看看,什麼叫憤怒吧 ! 」
「但 - 什麼是【哭笑不得】呢 ? 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