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上讀書會緣起 ....

自從成了光寶文教的種子培訓講師開始,讀書,變成了是工作的一部份

有時候,讀書的速度遠不及買書的速度....

有時候,反思、紀錄、撰寫、回饋、po文等....還來不及整理,又被淹沒在時間的洪流裡....

穿插在一個又一個得活動、課程、團輔、講座、會議和教案的開始和結束之中....

穿梭在學校、基金會和公民營企業與家庭之中

穿流在親師生、社區婦女、樂齡老人和需要高關懷的學童之間

充滿著鬥志、熱忱與挑戰....

於是

總監看出了我們的忙碌

但仍相信我們應該更為大自然

為我們的家、為社會、或為我們的生態環境做些甚麼....

尤其在日本地震後、海嘯之後....

或者說

是為整理光寶13年來在社區認輔的扎根與努力

其實這一路走來

光寶的社區認輔

彷彿就是個人心理學與生態環境最息息相關的一個實戰領域....

所以開始了這樣一本

與世界的此時此刻最相呼應的一本書....

因它真是一本必需細細咀嚼又頗具高度智慧的書啊....

就讓我們在空中相會

在線上讀書會....

讓復育地球

從療癒你我的心靈開始....

    IMG_2956.JPG 

      荒野保護協會出版 http://www.sow.org.tw/index.do

      和荒野協會結緣,有接觸,是在前年的一場綠活圖的研習交流中,認識了荒野協會…

那時候在做與文化創業產業有關的社區營造,只覺得如果能讓每個孩子、每個父母、每個家

庭、每個社區也都能先從愛自己的社區、認識自己的家鄉,或了解自己的在地文化開始,

我想,這每人的一小步,應該就是復育地球心靈的第一大步了…。

荒野保護協會  認識綠活圖

 http://www.sow.org.tw/gmArticleDetail.do?id=ff8080812041007d012041a0f9e60009&sn=ff808081206a4e6501206aa9221b0003 

荒野保護協會  “綠活圖展示館

http://www.sow.org.tw/gmArticle.do?id=ff8080812041007d012041a28ef8000b

      復育地球,療癒心靈…從當初的一個口號『拯救荒野要從拯救荒心做起…』。

因為破壞環境的都是人類,只有改變人心才是保護環境最根本的方式。

荒野保護協會的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在書的序文裡如是說…。

      這讓我想起了堅持幾年下來在光寶文教基金會從事的社區認輔工作,培訓課程以自我探

索為主軸發展,從建立自我開始,在不同的階段裡讓我們了解人與自己的關係(自我了解)、

人與他人的關係(人際關係)、人與自然的關係(生態環境)、進而了解人與天的關係(信仰)。

我們彷彿也是在各個校園裡灌溉、拯救父母乾枯的心靈,透過一階又一階的自我探索與自我

成長培訓課程,在小型團體輔導中細心設計、帶領活動、觀察與記錄一顆又一棵幼苗的互動

,我們看到孩子的問題,肇因於家庭、顯現於學校、惡化於社會,我們致力於讓每一個孩子

在認輔志工媽媽的傾、關懷、陪伴下,我們何嘗不也在復育地球上一顆又一顆幼小又脆弱

的心靈,接引他們和自己再次回到充滿愛的大地、母親的懷抱裡….。   

以地球為度的心靈  ....  (p5~p12線上導讀重點分享)

 

        所有心理學探討的核心議題只有一個︰『我』在哪裡?『我』何所始?又所止?『他者』

又始於何處?自傳式的『我』(biographical”me”),負責職掌及承受一切的作為。而所謂的人

也不過是肉體的皮囊和其直接的行為來界定。而自我所承載的一切則稱為『經驗』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後現代主義解構了連續性、自我感、意向性、認同、中心性、性別及個體性,建立一套傳

記式連續體。而傳記式連續體所需的記憶完整性,已受到挑戰。在所謂『投射性認同』機制運

作的片刻,倘若我們再也無法確定自己就是記憶中的自己,那麼我們該在何處劃下『我』與『

非我』之間的界線呢?

 

        心理學的首要任務是要探,討並描繪主體性。同意動物擁有感覺,但沒有理性。西奧多.

羅斯札克在探索生態心理學的《傾聽地球的聲音》(The Voice of the Earth)中提到的『世界』是要

一個人與『自己深層的自我』調和,需要的不僅是一趟探索內在的旅程,也需要和蔡在世界的

境和諧共存。

        察覺自己是個受害者,要比承認自己是個加害人容易多了。心理學所造成的主觀主義,已

使之自食惡果。回到治療室的各種病症,正是這些心理學理論所引發的,諸如︰人格本身就是

無法遵循心理學所劃設的種種規定的邊緣性障礙(borderline disorders);沉溺在自己主觀的情緒中

,所謂的『成癮』(addictions)與『復原』(recovery);無法將外在世界納入個人的知覺範圍的,被

稱為『注意力缺損障礙』(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s)或『自戀』(narcissism)…,所帶來淡淡的憂鬱枯

竭感受。 對深層心理學而言,這個融合過程暗示著,改變『外在』的世界,可能和改變我自己的

主觀感覺一樣具有治療性。

        要對任何個體的病症掌握得更清楚,就必須謹慎地研究這個病症周遭的環境,諸如︰飲水的

狀況;風、濕度、溫度;食物與植物;晨昏時日;四季節令等。要療癒體內,需要同時對體外予

以關注。『靈魂大部分處於軀體之外』。

        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內在世界,任何我們以心理的眼耳去看聽的地方皆可,整個世界變成了我

的諮商室、我們的培養皿。承認在心理學所面臨的問題中,空氣、水和地點等因素,扮演著和

緒、關係與記憶同樣重要的角色。 

        當我們提到”心理治療”時,想到的卻是最小、最個人尺度的人際關係,亦即一對一,或是

親密的團體關係。治療是很個人而且很內省的;治療處理的是生命中隱藏的一面,那些深埋得甚

至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恐懼、慾望、自責等秘密。

         在個人與地球之間能有怎樣的連結呢?

         要使深層自我適應於集體潛意識和原我,就等於是適應於有機和無機的自然世界....

更進一步來說,一個人要與『自己深層的自我』調和,需要的不僅是一趟探索內在的旅程,

也需要和外在世界的環境和諧共存.....

我的幸福分享....

與自己深層的自我對話的心靈......開啟於光寶的社區認輔....

和外在世界的環境和諧共存.......開始於懂得接納自己開始....

當個人和全球正面臨如此空前的浩劫時.......

你一定要懂得開始照顧好自己的心靈,也傾聽到大地對人類的怒吼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幸福召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